当目标看起来遥不可及时,我们该怎么做?

7 days ago

当目标看起来遥不可及时,我们该怎么做?
当目标看起来遥不可及时,我们该怎么做? 2025年Q3结束了,我正在为几家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做OKR复盘。今天想分享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——一家本地B2B服务商,如何在两个月内,从“只签了1个新客户”逆袭到“签下29个新客户”。 他们的目标是:第三季度新增30个付费客户。 结果从5月到7月,只成交了1个新客户 七月中旬的OKR回顾会上,团队士气低迷。销售主管跟我苦笑:“我们每天打20多个电话,发了上百条WhatsApp跟进,拜访了50多家企业,结果就一个客户愿意签约。” 我问:“那个唯一成交的客户,是什么样的?” 他们翻出资料: – 行业:IT系统集成服务 – 规模:员工约180人,营业额上千万 – 痛点:长期需要稳定的技术合作伙伴,能快速响应项目需求 – 决策流程:技术负责人初审 → 项目主管评估 → CEO拍板 – 成交周期:3周,经过一次方案演示和一次现场测试 我接着问:“你们之前联系的其他客户,和这个客户有多像?” 他们一查,发现问题来了—— 过去两个月接触的70多家企业中,超过60%是100人以下的公司,根本不需要长期技术服务;只有不到15%是100人以上、有稳定项目技术需求的中型企业。 换句话说:他们在用“标准化服务包”去推“定制化需求市场”,就像拿快餐菜单去谈高级餐厅合作。 我建议:“如果接下来我们不再广撒网,而是专门去找‘员工100人以上、年营收上千万马币左右、有项目预算能力’的公司,会不会不一样?” 现场沉默了几秒。 马上有人摇头:“不可能,这种公司在马来西亚本来就不多,全找出来可能不到50家,怎么完成30个目标?” 也有人无奈地说:“你说的我们已经试过了,但市场部给的名单太泛,根本没法用。” 我没有争辩,只说:“那就先试一个月?从这个成功客户倒推,市场部给的名单不能用,那就自己画一张‘理想客户地图’,然后按图找人?” 10月初,我和这个销售团队又在OKR复盘和目标重设会议上见面了。 他们整理出一份“高匹配客户特征清单”: ✅ 员工人数:100–150人 ✅ 年营收:上千万马币 ✅ 有专门的技术部门 ✅ 近期发布招聘信息(尤其是技术类) ✅ 参加过数字化培训 然后,他们做了三件事: 1. *重新筛选客户池*:从原有100多个线索中,精准锁定23家高匹配目标 2. *定制化沟通策略*:不再群发WhatsApp消息,而是根据对方业务写个性化消息 3. *优化内部协作*:销售+技术顾问联合拜访潜在客户,并且提供免费一周的轻量级解决方案测试 结果是什么? 接下来的8周,他们签了29个新客户,目标完成率100%。 更关键的是—— 团队开始主动做“成功归因”了。 这次的复盘会上,销售总监说:“我们现在每签一个单,都会问:它和那个已签单的客户’像不像?如果像,我们是怎么找到他们的?接下来对他们做什么定制化的动作?如果不像,有没有可能把他们交给市场部,看看公司其他产品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?” 这才是OKR真正的价值: […]...

Read the fullstory

It's better on the More. News app

✅ It’s fast

✅ It’s easy to use

✅ It’s free

Start using More.
More. from 老板好 ⬇️
news-stack-on-news-image

Why read with More?

app_descrip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