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马00后CEO Perry Kuan把爱好变事业!花7位数建Pickleball球场
1 天前
大马网红兼00后企业家Perry Kuan(关伟杰)出生在槟城一个普通家庭,父亲白手起家,从事五金生意。他回忆道,在成长过程中,全家人的分享欲都很高,总是彼此交流学校、工作和创业上的问题。这种家庭氛围让Perry从小便耳濡目染地建立起商业思维,也激发了他对赚钱和创业的兴趣。 如今,Perry不仅是槟城最大、最美的室内Pickleball球场Pickle Land的联合创办人,也是椰子饮料品牌Shae.Co的联合创办人,同时也是自媒体和网络营销公司 UFCO Media的CEO! 17岁做代购赚第一桶金 Perry 的创业旅程从17岁开始。他在一次韩国旅行中发现潮牌Fila在马来西亚供不应求,许多消费者难以买到正品,他抓住这个市场空缺,开始尝试代购。 当时他充当“私人代购员”(Personal Shopper)的角色,一趟旅程能赚3万至4万令吉,逐渐扩展到多个潮牌如Supreme、BAPE等,最终开设了自己的潮牌店,月营业额达15万至20万令吉! Perry属于最早一批进入代购市场的人,当时在马来西亚市场上做韩国潮牌代购的人还不多,竞争较小。这让他意识到“抓住趋势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 MCO用直播救活实体店 2020年疫情来袭,MCO让Perry的潮牌店陷入困境。但他迅速转向线上,在MCO前一天就开始直播卖货。喜欢打碟的他将DJ技能融入直播娱乐效果中,连续直播45天,最高一场两个小时内创下7万令吉销售额。 懂趋势、有技能,创业不靠任性 在被质疑“任性创业”时,Perry强调,自己每进入一个新行业前都会先“做功课“,深入了解该行业。 以近期开设的Pickleball球场为例,他专门走访中国、泰国、澳洲等国家,实地考察球场设计和运营模式。所有决策背后,都经过理性分析和深思熟虑,并非一时冲动。 他认为:“有热爱是不够的,有热爱的同时,你要有skill把你的热爱变成钱。” 他强调,光有趋势,没有技能,只会失败;只有技能,没有趋势,也难放大影响力。 创业失败最大的教训:别乱投资,要了解顾客需求 Perry坦言,自己在18岁时因想快点赚更多钱而乱投资,他投资失败两次——一次是咖啡厅,一次是马来传统服装品牌。 他说:“赚到钱最危险的就是你想要赚更多。在你有钱的时候,更要小心用钱。” 让他亏最多的是马来服装生意,当时被朋友一句“Raya期间卖马来装很赚钱”吸引,Perry便仓促投入6位数资金,快速签下马来艺人代言、进货、跑展销会。 但最终以失败告终,原因在于——他不是这门生意的用户。 Perry本身不是马来装的穿戴者,对马来顾客的审美、习惯、文化完全不了解。这次教训让他明白:不了解顾客,就无法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。 于是当他进军Pickleball行业时,他换了一种方式:这次他以一名用户的身份切入市场。他本身热爱打Pickleball,参加过球赛、认识圈内玩家、了解各地球场的运营模式。 也正因为他是用户,所以他理解用户。这也成为Pickle Land成功的关键。 创业的底气不一定是“钱” Perry说:“创业必须有底气。底气不一定是钱,而是认知、技能、热情与选择对的平台。” 他建议,年轻人想创业,不一定要立刻离职或自己做老板。最好的起点是先进入相关公司,磨练技能。 他举例说:如果你想做媒体公司老板,第一步不是开公司,而是成为最强的剪辑师。即使月薪只有3000,你也应该输出5000块的价值,老板才会重视你、愿意给你机会。 创业不一定要从0开始 Perry表示,创业不一定要从0开始,而是要懂得借力。对于资源、人脉和资金都尚未具备的年轻人来说,最聪明的做法,是先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,跟对老板、学会做事。 他指出,很多老板早已拥有资源、资金和人脉,如果你能在这样的体系中做好手上的工作,持续展现能力与价值,其实你就是在“内部创业”。 他鼓励年轻人放下“我要自己当老板”的执念,先在别人的平台上成长,当你把3000块的工作做到5000块的水准,老板自然会看到,也更愿意给你资源和舞台,这也是一种创业,只不过是“在体系里创业”。 从17岁的代购少年,到打造百万球场的00后CEO,Perry的故事提醒我们:真正的底气,来自不断积累的能力与不曾熄灭的热情。 但愿每一个坚持梦想的00后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。 *本文内容源自CEO Circle Club podcast...
Read the fullstory
It's better on the More. News app
✅ It’s fast
✅ It’s easy to use
✅ It’s free
More. from 老板好 ⬇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