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宣布外劳配额减至10% 市场恐减少800,000名外劳!
6 天前
政府宣布外劳配额减至10% 市场恐减少800,000名外劳! (8月27日讯)政府宣布从明年开始,把外劳的最高比例由目前的15%逐步降到10%。同时,申请配额将改为“个案审批”的方式,不再是一刀切的批量审批。 大马雇主联合会(MEF)指出,如果外劳比例在2030年前从15%降到10%,等同减少大约 80万名外劳。一旦监管不到位,将对种植、建筑、制造和服务业带来冲击。更严重的是,可能会动摇国家的生产力、投资环境及国际竞争力。 3D工作本地人不要做 老板忧请不要人 雇联主席拿督赛胡申博士指出,大马很多本地人不愿意做所谓的“3D工作”——脏、危险、辛苦的岗位,例如农业、保安、清洁、仓储等。这让企业很难找到替代的本地劳工。 缺工可能直接影响生产、出口,甚至拖慢棕油、建筑、制造和服务业的进程,甚至会波及国家GDP。 业界提出几条建议,希望政府采纳: 明确审批流程,给关键行业设“快速通道”,让他们能及时拿到外劳许可。 提供财政支持、税务优惠或融资,帮助中小企买自动化设备或改工艺。 投更多资源在职业培训(TVET),让本地年轻人逐步能上手。 除了政府扶持,企业自身也要改变。企业除了要加快采用自动化和机械化,还得重新设计岗位与薪酬,改善交通、住宿和安全福利,才能吸引更多本地人加入。 各行业老板的心声 农业:果农指出收成有节奏性,审批慢的话,就错过高峰,损失大。他们呼吁农业配额应更宽松,并在收成期间通允“绿色通道”加速审批。 建筑/制造:制造业和建筑业最依赖外劳,申请门槛高,让很多中小企业只能考虑请非法劳工,或直接缩减营运规模,还不排除迁厂海外。 餐饮业:人手特别紧张,很多年轻人嫌油烟大不愿来做。即便外劳每月薪水高达3,000令吉,也比请非法劳便宜,还合法。 大众普遍支持政府推动本地化、AI、机械化的目标,但现实是中小企短期内很难转型。若没稳妥的过渡机制与配套措施,突然大幅缩减外劳配额,只会让不少企业“干不过来”,甚至瓦解。...
Read the fullstory
It's better on the More. News app
✅ It’s fast
✅ It’s easy to use
✅ It’s free
More. from 老板好 ⬇️